ICS
03.100.50
CCS
C 78
DB
3208
淮 安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8
/T
172
—
2022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General principal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safety in enterprises
2022
-
10
-
31
发布
2022
-
12
-
01
实施
淮安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8/T
172
-
2022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总体要求
................................
................................
..........
2
5
安全风险评估
................................
................................
......
3
6
隐患排查治理
................................
................................
......
5
7
风险动态管理及持续运行
................................
............................
7
附录
A
(规范性)
单元风险管控清单
................................
..................
8
附录
B
(规范性)
风险评价方法
................................
......................
9
附录
C
(资料性)
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示例
................................
.............
13
附录
D
(规范性)
隐患排查治理
................................
.....................
14
附录
E
(资料性)
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
................................
...........
15
附录
F
(资料性)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
.................
17
附录
G
(资料性)
重大风险告知卡
................................
...................
18
DB
3208/T
172
-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
GB/T 1.1
-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淮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淮安市安全生产管理协会、淮安市应急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淮、张宣、李绍勒、翟瑞松、马军、侯克平、章尔钊。
DB
3208/T
172
-
2022
1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及风险动态管理
及持续运行。
本文件适用
于淮安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792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330
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双重预防机制
Risk Classific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立并运行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项工作体系的统称。
3.2
风险(安全风险)
risk
(
security risk
)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
危害的严
重性的组合。
3.3
风险源(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点)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4
安全风险辨识
risk
identification
识别风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5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DB
3208/T
172
-
2022
2
理解风险源的风险性质、确定风险大小的过程。
3.6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对比风险源的风险分析结果(数据)和风险分级标准,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3.7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风险源
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3.8
风险分级标准
risk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判定风险等级的依据。
3.9
风险分级管控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根据风险管控所需资源、能力、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分层级管控风险的方式、方法或措施。
3.10
单元
Unit
因风险评估的需要,将系统分成有限的、范围确定的自成一体或自成系统的部分。单元可由一个或
多个(确定与不确定)风险源组成。
3.11
事故隐患
hidden
risk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3.12
一般事故隐患
General
hazards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或期限内整改排除的隐患。
3.13
重大事故隐患
Major
accident
hazards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
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
总体要求
4.1
机构
企业成立由主要负责人
任组长,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技术、设计、工艺、设
备、仪表等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机构。日常工作执行由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企业
应邀请长期合作的相关方人员参加。企业安全风险较高的,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参与。企业可
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等手段自主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自主开展确有困难的,可聘请社会第
三方服务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提供安全、技术的指导或支持。
DB
3208/T
172
-
2022
3
4.2
职责
4.2.1
企业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
(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
生产职责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内容,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隐
患排
DB3208-T 172-2022 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淮安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7 17:30: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