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
(2010年8月26日西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10年11月24日青海省第十
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 2019年
10月18日西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四次会议修订 2019年11月28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三章 免疫与登记
第四章 养犬行为规范
第五章 收容与经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养犬行为 ,加强养犬管理 ,保障公民
健康和人身安全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 2 -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犬只的免疫 、登记、饲养、收
容、经营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军用、警用、导盲等特种犬只 ,动物园、科研机构 、专
业表演团体等饲养的特定用途犬只的管理 ,法律、法规和国
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养犬管理应当遵循政府监管 、养犬人自律 、基
层组织参与和社会公众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 、园区管委会应当加强
对养犬管理工作的领导 ,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养犬管理协调
工作机制 ,组织召开协调工作会议 ,协调解决养犬管理工作
中的重大问题 ,保障养犬管理工作所需的人员 、经费、场所、
装备设施。
公安机关是养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农业农村 、城市
管理、卫生健康 、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履行相
关管理责任。
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村(居)民委员会协
助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相关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组织应当配合做好养犬管
理工作。
第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 、园区管委会及有关主
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 ,- 3 -开展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
村(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开
展相关法律法规和养犬知识的宣传。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和公共交通车载媒体 、电梯媒
体等应当开展养犬公益宣传 ,引导养犬人形成良好的养犬习
惯。
第六条 支持相关行业协会 、动物保护组织和其他社会
组织依法参与养犬管理活动 ,制定行业规范 ,开展培训服务
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鼓励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养犬宣传教育和监督活
动。
第七条 养犬人应当依法 、文明养犬 ,加强自律 ,尊重
社会公德 ,不得因养犬干扰他人正常生产生活 、影响公共秩
序和市容环境卫生。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于违法养犬行为 ,有权进行
监督,可以通过 12345、110电话和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进行
举报或者投诉 ,相关部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应当及时登记
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告知举报人 、投诉人,接到举报的部
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
第二章 管理与监督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 、园区管委会及相关主- 4 -管部门应当提高养犬管理信息化水平 ,建立养犬管理服务信
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管理和服务信
息。
第十条 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办理养犬登记;
(二)捕杀狂犬;
(三)查处犬只扰民 、犬只恐吓他人 、犬只伤害他人等
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的行为;
(四)查处未经登记养犬、违法携带犬只出户等行为 ;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 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犬类狂犬疫苗的免疫登记 、备案和效果评估 ,
发放犬类免疫证;
(二)负责犬只检疫 ,根据检疫申报和检疫结果依法对
犬只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三)建立犬只疫情监测网络,对犬只进行疫病监测 ;
(四)依法监督管理犬只诊疗 、规模养殖和无害化处理
等活动,负责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
(五)依法审查和监督管理犬只规模养殖 、收容及无害
化处理场所的动物防疫条件执行情况;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 5 -(一)负责狂犬病等疾病的预防知识宣传;
(二)监测人患狂犬病等疫情;
(三)做好狂犬病病毒暴露者的预防接种及诊治工作 ;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处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养犬行为;
(二)查处违法占道进行犬只经营活动的行为;
(三)配合公安机关查处违法携带犬只出户的行为;
(四)指导和监督公共场所设置犬只禁入标识;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四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犬只销售 、诊疗、美
容等经营主体注册登记和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依法查处无
照经营的犬只经营场所。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规模化养犬企业污染环境行为
的查处。
房产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养犬管理制
度。
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协助做好犬只收容所 、无
害化处理场所的用地保障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养犬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
发展改革 、教育、文化旅游广电等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
审批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对养犬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相关职- 6 -责。
第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
民委员会应当收集本区域内养犬相关信息 ,依法调解因养犬
引起的纠纷 ,对违法养犬行为予以劝阻 ,并向有关主管部门
报告。
村(居)民委员会 、居民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可以就本
区域内养犬有关事项制定公约 ,约定村、社区或者住宅小区
内允许遛犬的区域和时间。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违法养犬行
为进行劝阻 ,对劝阻无效或者业主反映的犬吠扰民 、犬只伤
人等情况予以记录, 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未委托物业服
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区域 ,由村(居)民委员会进行劝阻 、
记录、报告。
第三章 免疫与登记
第十六条 犬只出生满三个月或者狂犬病免疫有效期
届满前,养犬人应当将犬只送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设置或者委
托的犬只免疫点、动物诊疗机构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
取得犬只免疫证明。
第十七条 城市市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内 ,养犬人
饲养犬只的,应当到公安机关进行养犬登记,未经登记的,
不得养犬。 - 7 -城市市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内,个人饲养犬只的,
每户限养一只犬只。
城市市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内 ,个人不得饲养烈性
犬只、大型犬只。烈性犬只的品种和大型犬只的标准目录,
由市公安机关会同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相关行业协会 ,根
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实际确定、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饲养犬只的个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场所。
个人办理养犬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个人身份证明;
(二)房产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合同;
(三)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证明;
(四)犬只站立侧面全身彩色照片二张。
第十九条 饲养犬只的单位应当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
任,配备犬笼 、犬舍、围墙等封闭安全防护设施 ,安排专人
饲养和管理犬只。
单位办理养犬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
(二)养犬用途说明;
(三)养犬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专职看管犬只人员的身份证明;
(五)专门饲养犬只的场所证明; - 8 -(六)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证明;
(七)犬只站立侧面全身彩色照片二张。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在收到养犬登记申办材料后 ,当场
作出决定,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核发犬牌、 犬证;不
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并说明理由。
推行电子芯片与二维码犬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养犬登记有效期为一年 。养犬人应当于养
犬登记有效期届满前 ,凭养犬登记证和狂犬病免疫证明向公
安机关申办延续登记。
养犬登记证 、犬牌遗失或者损毁的 ,养犬人应当在十五
日内申请补发。
犬只死亡 、转让他人或者送交收容的 ,养犬人应当在三
十日内办理养犬登记注销手续 。犬只受让人应当依照本条例
规定申请养犬登记,取得养犬登记证。
犬只被没收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注销养犬登记。
第四章 养犬行为规范
第二十二条 养犬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放任犬吠影响他人正常生活;
(二)不得放任、驱使犬只恐吓、伤害他人;
(三)不得放任犬只在城市道路上影响交通秩序和安全 ;
(四)不得携带烈性犬只 、大型犬只进入城市市区和县- 9 -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内;
(五)不得放任犬只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公共设施;
(六)不得虐待、遗弃饲养的犬只;
(七)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三条 城市市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城镇内 ,养犬
人携带犬只外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随身携带养犬登记证,为犬只佩戴犬牌;
(二)使用长度一点五米以下的犬绳牵领犬只 ,或者采
取为犬只佩戴嘴套、装入犬袋(笼)等安全措施;
(三)携带清洁用具,即时清除犬只排泄物;
(四)在楼道、电梯及人员密集场所 ,应当采取怀抱犬
只、收紧犬绳、贴身携带犬只等措施;
(五)避让行人;
(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制止犬只持续吠叫 、追咬等攻
击他人的行为;
(七)携带病犬外出诊疗时,应当将犬只装入犬
西宁市养犬管理条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4 17:31: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