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最全专利文库
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2019年10月30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19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规 范文明行为,提开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有关 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 工作。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 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序良 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 第三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实 施、社会共建、全民参与,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坚持重 在养成、奖惩并举,打造开放包容、时尚活力、诚信敬业、 和谐奋进的城市形象。 第四条市、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 领导、统筹推进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 1 - 市、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具体 负责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规划、计划、指导和协调。 第五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 政预算。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 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纳 入工作白程,推动基层文明建设。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相关单位开展文明行 为促进工作。 第六条建立文明行为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 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定期召集联席 会议,研究、拟订文明行为促进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 问题。 第七条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单位 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各级文明单位及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先进模范人物、社会公众人物、教育工作者等应当在文明行 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 - 2 - 第二章‧规范与鼓励 第八条公民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 德、严守职业道德、恪守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强化社 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奉献意识。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传承忠诚、执着、朴实的英雄模范精神。 第九条公民应当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礼仪,着装得体,不赤膊、 不喧哗、不大声接打电话,使用电子设备不外放声音; (二)合理使用公共设施,不在公共座椅上躺卧; (三)等候服务依次排队,使用电梯先出后进,乘坐自 动扶梯依次有序,上下楼梯靠右侧行走; (四)观看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尊重演职人员、参赛 选手,遵守场馆(地)秩序,服从现场管理; (五)开展广场舞等露天文体活动,合理使用场地、设 施和音响器材,遵守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规定,不干扰 他人正常生活,在居民居住区内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不使用 音响器材; (六)其他维护公共秩序的行为。 第十条公民应当维护市容和公共环境卫生,遵守下列 行为规范: (一)维护市容整洁,按照规定及时清扫冰雪,不在树 -3 - 木、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或者地面上乱喷涂、乱刻画、 乱张贴; (二)维护公共环境,不违反规定排放油烟、露天烧烤 食品,不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 (三)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 纸屑、烟蒂、饮料罐、包装物、口香糖、一次性餐具等废弃 物,不从高空抛撒废弃物; (四)保护水体环境,不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及 其沿岸乱扔废弃物; (五)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攀折花木; (六)爱护冰雕、雪雕等冰雪景观,不损坏、不攀爬、 不踩踏; (七)爱护公共厕所设施,保持公共厕所卫生: (八)其他维护市容和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十一条公民应当文明出行,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驾驶机动车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灯光、喇叭,借道 通行或者变更车道应当按照规定让行; (二)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 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当停车让行; (三)驾驶机动车应当主动让行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 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 (四)驾驶非机动车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按 - 4 - 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逆向行驶、抢道行驶; (五)车辆应当按照规定有序停放,不占用消防、医疗 急救等通道及其他车辆通行通道; (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序上下,主动为老幼病残 及孕妇、怀抱婴儿的乘客让座,不抢座、占座,不影响驾驶 员安全驾驶; (七)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不携带有严重异味、刺 激性气味的物品,不在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八)不从机动军内尚外抛撒废弃物: (九)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 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按照信号灯指示 通行,遇机动车礼让时安全、快速通过,不跨越道路隔离设 施; (十)其他文明出行的行为。 第十二条公民应当文明生活,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节约水、电、油、气等资源,按照规定分类投放 垃圾; (二)在居住小区、居民庭院、楼道等共有区域内不违 法搭建、圈占,不乱堆乱放物品; (三)在居民居住区内二十一时至次日七时,不进行房 屋装修; (四)按照规定的种类及品种饲养宠物,携宠物出芦应 - 5 - 当采取必要安全措施,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破坏公共环 境卫生; (五)文明上网,不编造、发布、传播虚假、暴力、淫 移信息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 (六)文明用餐,合理消费,不讲排场,不劝酒、不拼 酒、不酒; (七)文明婚嫁,文明殡葬,文明祭奠 (八)传承优良家凤,孝老爱亲,履行赡养、扶养、抚 养义务,不虐待、不遗弃; (九)其他文明生活的行为。 第十三条公民应当文明就医,遵守医疗机构管理规定, 尊重医务人员,配合开展诊疗活动,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医疗 纠纷。 医务人员应当尊重患者,对患者一视同仁,精心诊治, 保护患者隐私。 第十四条公民应当文明旅游,尊重当地民族及风俗习 惯、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爱护文物古迹、旅游设施。 本市公民应当知晓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增强城市自豪 感和荣耀感,礼貌友善对待外地游客,主动介绍本市凤土人 情及优秀特质,耐心热情回答问询,展现开放包容的城市形 象。 第十五条市民公约、村规民约、业主公约、学生守则、 -6- 行业服务规范以及单位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内容中应当纳入 文明行为规范内容。 执法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工作人员应当文明执法,规范 服务,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第十六条商品经营者和服务提供者应当诚信经营,公 平竞争,文明服务,履行法定和约定义务,保障消费者合法 权益。 第十七条鼓励公民无偿献血、依法捐献造血干细胞或 者人体器管(组织)、遗体。 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依法享有优惠 待遇。 第十八条鼓励公民采取合法、适当的方式实施见义勇 为行为。依法保障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对见义勇为人员 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九条鼓励公民对需要急救的人员提供必要帮助。 鼓励具备急救技能的公民,对需要急救的人员实施现场 紧急救护。对现场紧急救护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应当给 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扶老、助残、济困、助 学、赈灾、医疗救助等慈善公益活动。 参加慈善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个人,其本人或者家庭遇 到困难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时,应当优先给予帮助。 -7 - 第二十一条鼓励公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加入依法设 立的志愿服务组织。 有关单位应当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活动提供必要的便利和保障,对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 表彰、奖励。 第二十二条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应 当制定关爱扶持办法,对生活有困难的道德模范、优秀志愿 者等文明行为先进人物给予帮扶。 第三章‧实施与保障 第二十三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文 明促进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由市、区县(市)精神 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事机构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检查、考 核。考核结果纳入创城工作目标责住制考评和文明单位考评 内容。 第二十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 照职责做好下列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一)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应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规范旅游经营者、旅 游从业人员的经营服务行为,加强文明旅游宣传; (二)教育部门应当将文明行为教育及城市历史、城市 文化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 -8 - 生文明素养; (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 文明出行宣传,有效制止交通不文明行为; (四)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共汽军、出租车等客 运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文明素质, 提升文明服务水平; (五)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志愿服务指导,推进婚俗和殡 葬改革,倡导文明新凤; (六)农业农村部门应当组织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 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建设,提农民精神风貌, 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七)住房与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 源和规划等部门,应当对损害市政基础设施、市容环境、生 态环境、城乡绿化等不文明行为加强监管,及时有效制止; (八)卫生健康部门应当加强文明行医、文明就医宣传,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维护公平有序 就医环境; (九)社会信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诚信宣传,引导公民 诚实守信,推进全社会诚信建设; (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 造重诺守约、公平竞争、文明经营的市场环境; (十一)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应当完善互联网信息管理 -9 -

pdf文档 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 1 页 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 2 页 哈尔滨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4 17:31: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